(原创,禁转)

2006年,一个团队重走玄奘之路,团队成员之一的万科董事长王石真实的记录了这个过程里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思。
书名叫做《让灵魂跟上脚步》。王石先生在书中交代,书名来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讲的一个故事。她说,来自一部忘记了名字的电影。场景是这样的:纳粹士兵端着枪催促抬尸体的战俘快走,一个战俘说:“不能再走快了,灵魂跟不上。”于是就有了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的想法,也就有了一本书的名字。
是的,这本书里有对历史的追问,对当下的追问,也有对灵魂的追问,是一个热爱自然喜欢叩问历史的心灵的独白。在惯看商海沉浮的年代,能有这样的一份心境实在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更何况是人在江湖的喧嚣还能有的这一份沉静,让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和羡慕。
在我的骨子里,也梦想这样的游历和体验,只不过不是每一个人的理想都能够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于是阅读就会带领我走进一次心路历程。在浮躁的当下,可以暂时放下一切,重新回到简单的生活,回到原始的状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体验先贤的足迹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重走盛唐时期留下的玄奘之路是更加令人敬仰的。
光阴的力量曾经风蚀了多少历史的容颜,却留给我们那些关于信念、关于坚持、关于智慧的故事,古老的西天取经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条民族的心路,他告诉我们那个叫做玄奘的僧人对文化和信念的追求,也告诉我们一个最应该坚持的品格,那就是坚韧不拔。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主要还是自己也喜欢远行,尤其是自己的西域情结。总有一些新奇在远方召唤,那是心灵深处的憧憬和冲动。因为未知而新奇而渴望远行,于是就可以沉浸到书里面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很快读完,这也应该缘于对神秘文化的好奇和对传奇经历的渴望吧。
无论是徒步穿行在戈壁沙漠还是驾车行驶在漫漫旅途,总会有一些故事打动我。比如徒步戈壁,就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我在甘肃和新疆之间戈壁滩中的一段经历。那一次我独自游历,从吐鲁番乘坐大巴返回张掖的时候已经是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了,车子在戈壁里面抛锚了,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我们下车静静地等待,天光伴着闪烁的星星笼罩着戈壁滩,那些卵石泛着幽幽的光亮,折射出的分明是历史的影像。在那一刻,我也曾陷入沉思,任思绪想平原跑马般的驰骋,会生出许许多多的感慨,那样的场景可以把我的心带到历史的深处。有了这些经历,就跟容易体会书中讲述的那些感悟。玄奘之路是艰辛的,叫我们人心向善。
在王石的书里提到,他们到达印度以后碰到圣雄甘地目前的孙女,这位名人之后说的几句话:思想是广阔无垠的,善也是如此。从善心而生和平。而善则来自智慧,来自恩宠,来自成熟。善也不是喧哗的,是来自静默的。想想这话很耐人寻味,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将死,其心也善,那么由生到死的过程呢?这样的问题很值得反问自己。
让灵魂跟上脚步,多好的一个名字。重走玄奘之路的人们的经历想是印度教所崇尚的生命的活力,追求动态的变化。而内心的感受呢?内心的感受应该像是佛教所注重的,沉思内省,强调宁静平衡,这里的最高境界是静穆和和谐。
但愿我自己的灵魂也能跟上自己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