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

浓茶洗狂,淡酒留痕。 发表于 2008-9-14 19:09:00

                           (原创,禁转)

 

 

八月十五,中秋节,按乡俗是团圆聚会、游山玩水、进寺庙上香许愿的日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随一帮相熟的人到了老家不远的大佛寺 
    慕名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鱼贯而入,在佛前许下各自的心愿。大雄宝殿正中的释迦牟尼,正以一副悲天悯人的慈容注视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我也和众人一样,点上蜡烛、线香,又虔诚又恭敬地拜了又拜,但我却始终不知道自己该求些什么。前程?爱人?幸福?此刻端坐在前的佛真能听到我的祈祷吗?佛若真的能减轻痛苦与灾难,又何必远远地避于山林?既看破红尘而避于山林,又怎会因为凡人的祈祷而改变自己一心不惹尘事的初衷? 

一切膜拜与虔诚只不过是世人为了求得内心的安宁所作的自我欺骗(或者说自我安慰)罢了。因此,在佛前我终是不敢乞求,不敢许愿了。 
    我想起了多年前游历庐山结识的一位朋友法源,他为了逃避情殇,26岁那年从北京来,遁入空门,在清灯古佛前过了一年又一年。法源原以为皈依佛门就解脱了,却没料到在佛前法源还是不得不承受种种世俗的束缚,凡人的七情六欲也没有完全的清除。 

用青春乃至一生的时光换来的是一种比俗世更为清苦的生活,法源淡然;佛只是法源内心的一种寄托,并无飞人本领能帮助法源逃脱种种劫难,也无法让法源得到所谓的超脱。法源淡然。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降于人世,就无可避免的要承受一些痛苦与灾难,任何祈祷与逃避只会暂时的给人一种麻痹与安慰,也可以是一生趸信。

所以,怎么样活得自在,活得无悔,关键的还在于自己。 


    离开大佛寺,我仍如来时一样洒脱。在自己心里建一座自己的佛堂,以凡人的本色走凡人的路。不正好么?

 

 

 

Re:佛缘

ivytie发表评论于2008-9-14 19:27:00
ivytie有位仁兄告诉我说:“当一个人开始研究宗教,说明他(她)的生活不太如意”不知道对你是否适用啊/。

Re:佛缘

访客Ind5H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9-17 20:20:00
访客Ind5Ht(游客)



怎么样活得自在,活得无悔,关键的还在于自己。



Re:佛缘

浪花(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9-20 8:31:00
浪花(游客)佛,本来就是世人心中的一种安慰和寄托.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